继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42条”政策措施后,江苏又有新举措。
江苏省委常委会近日召开会议,由省委书记信长星主持,专门研究部署做好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这次会议特别提出全力以赴抓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招引实施高水平项目,抓紧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抓好在建项目接续推进。
不久前,江苏省发改委刚印发《2023年省重大项目清单》(以下简称《清单》),这份清单的出台,不仅是对“42条”政策措施中“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呼应,也是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重大项目早启动、早实施、早见效。
加快推进一批高质量高水平重大项目
重大项目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稳定器”。
2023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共安排实施项目220个、储备项目45个,年度拟投资5670亿元。
拼经济,争朝夕固然重要,但重大项目的侧重点同样不容忽视,着眼拉动当前,更要能够支撑长远。江苏将目光更多投向了高质量、高水平。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省重大项目办)王显东对中国环境报记者表示,《清单》以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和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重点方向,对纳入国家和省相关规划的项目以及江苏50条重点产业链固链补链强链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如南通中天绿色精品钢、连云港卫星石化、金湖南高齿风电齿轮箱、盐城比亚迪动力电池等已部分建成投产的项目,为集聚上下游优质企业,带动区域优势产业加快融合集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同时,让江苏“看家本领”更强,这体现在全力推进实体经济上。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重视弥补产业链薄弱环节,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注重传统产业价值提升和改造升级项目,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优势。”王显东说。
记者注意到,江苏将“严格项目审核把关”放在了重要位置。王显东说,江苏将认真审查项目能效水平和亩均投资强度,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对同一企业多点布局项目、地方平台参与投资项目从严把关,切实防范风险。
全力做好生态环境要素保障
重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是重中之重。
从审批到落地再到开工实施,离不开土地及环境容量、煤炭消费、综合能耗等生态环境要素的服务支持。江苏省生态环境系统从优化项目环评审批和优化排污总量指标管理入手,以务实高效的举措,切实提升服务效能,为保障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盛学良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通过建立和完善厅市会商推进、主动提前介入、工作专班服务、绿色通道保障等有效工作机制,高效服务全省重大项目建设。2022年以来,省重大项目和国家基金投放项目全部按照时序要求高效完成环评审批。”
同时,以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改革为抓手,研究出台《关于优化排污总量指标管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排污总量指标储备库,形成“分级储备、先备后用”的排污总量指标管理体系和操作程序。
“通过由设区市生态环境部门在排污总量指标储备库管理系统上面发起申请,经省生态环境厅审核通过后实施指标的出库和投放,确保排污总量指标的高效、快捷、阳光、透明使用。”盛学良说。
重大项目建设涉及面广、推进周期长,为持续提升环境要素服务保障水平,精心服务优质重大项目建设,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再次拿出四方面有力措施。
“首先是实施项目环评承诺制审批。”盛学良表示,对纳入省重大项目清单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项目,排污总量指标暂时没有落实的,在地方政府承诺兑现排污总量指标来源、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的前提下,纳入“绿色通道”实施承诺制审批。
其次,落实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信息卡制度。为每一个重大项目“建档立卡”,有效压实责任,提高审批效率。实施环境审批程序并联。基本满足审批原则的重大项目,实施受理、公示、评估、审查“四同步”。 同时,建立环评巡回督导机制。重点对基层审批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供指导,及时纾难解困,提高重大项目审批质量和效率。
编辑:张冰
转自:中国环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