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关键节点,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没有改变。”1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培勇副院长在2022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落实“双碳”目标的政策和实践》发布会上谈到。
2022年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天,世界多地发生严重的高温干旱。同时2022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一些地区深陷能源危机,世界能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对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治理造成深远影响。尽管未来世界经济和国际秩序仍有很大不确定性,但高培勇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加速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共识,面向碳中和的国际进程不可逆转。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积极落实‘双碳’目标,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是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重要贡献。”高培勇介绍。
近年来,我国落实“双碳”目标已取得积极成效。根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22)数据,2021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降低3.8%,比2005年累计下降50.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6%,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35 亿千瓦。不仅如此,我国光伏产业已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占全球的产量都达到80%左右。
高培勇认为,围绕碳中和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取得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要落实“双碳”目标,能源转型必须先行,要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继续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而落实“双碳”目标提出的新课题,高培勇表示需要以系统性思维,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双碳’目标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工作,是影响未来4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提出了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尤其需要以系统性思维,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需要统筹兼顾多目标决策,协同推进。”高培勇表示。
编辑:方琬夷
转自:中国环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