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孝感市生态环境局安陆市分局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帮扶结合,聚焦主责主业,创新工作方式,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在守护蓝天、碧水、净土,保障环境安全方面取得扎实成效。
一是织密水环境保护网,守护生命之源安全。将保障饮用水安全与重点流域生态保护置于核心位置,持续强化巡查监管力度。聚焦水源地,强化刚性约束。对辖区内县级以上、乡镇及“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实施常态化、全覆盖巡查。2025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9人次,开展全面巡查22次,深入排查环境风险隐患。通过细致工作,精准发现并锁定环境问题2个,均依法依规启动立案处罚程序,形成了强有力的执法震慑,有效保障了全市人民饮水安全底线。紧盯府河沿线,提升流域生态。 持续加强对府河流域的日常巡查频次和深度,密切关注流域水质变化、岸线状况及周边环境动态。通过建立巡查台账、及时分析研判,掌握第一手环境信息,为精准实施府河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助力流域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二是深化涉水企业监管,推行“服务式”精准执法。转变执法理念,将服务融入监管全过程,助力企业提升环保水平。专项检查全覆盖,问题整改求实效。针对涉水重点行业及污水处理厂运行关键环节,组织开展多轮次专项执法行动。2025年以来累计检查涉水企业95家次,深入污水处理厂进行“体检式”排查。行动中,精准发现环境管理漏洞、设施运行异常等问题21个(含涉水企业问题15个,污水处理厂相关问题)。现场帮扶促整改,指导提升防风险。 执法并非终点,对于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坚持“执法+服务”原则,对能立行立改的问题,现场指导企业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时限要求;对需要技术支持的,积极提供政策咨询和治理建议,帮扶企业提升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和内部管理水平。
三是严守辐射安全底线,筑牢无形防护屏障。将辐射环境安全作为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的重点领域,扎实推进监管工作。摸清底数严监管,隐患排查精细化。对全市涉及放射源及射线装置使用的29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详细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2025年以来已完成19家重点单位的现场检查任务。对标要求细排查,消除隐患保安全。检查中,执法人员严格依据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对企业辐射工作场所防护措施、辐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设备运行状态、工作人员培训与剂量监测等关键环节进行逐项细致排查。对发现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点,现场提出整改意见,督促企业限期落实,及时消除辐射安全隐患,确保辐射环境安全万无一失。
四是协同联动聚合力,回应关切促共治。统筹兼顾,积极参与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局。高效处理群众诉求。畅通环保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做到“接诉即办、快速响应、及时反馈”,妥善处理每一件信访投诉,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提升群众环境获得感和满意度。主动加强与水利、住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应急处置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积极配合上级部门部署的各项环保专项行动,确保任务落地见效,构建多元共治格局。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环保宣传,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为持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安陆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局将持续优化“执法+服务”模式,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和服务水平,以更实举措、更优作风,为守护安陆的绿水青山、保障生态环境安全贡献更大力量。
文章转自:中国环境网